1、净化车间布局
净化车间的布局既要便于各生产环节的相互衔接,又要便于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,防止生产过程交叉污染的发生。
食品加工过程基本上都是从原料→半成品→成品的过程,即从非清洁到清洁的过程。因此,加工车间的生产原则上应该按照产品 的加工进程顺序进行布局,使产品加工从不清洁的环节向清洁环节过渡,不允许在加工流程中出现交叉和倒流。
2、食品无尘车间结构
食品加工净化车间以采用钢混或砖砌结构为主,并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,在结构设计上,适合具体食品加工的特殊要求。
车间的空间要与生产相适应,一般情况下,生产净化车间内的加工人员的人均拥有面积(除设备外) ,应不少于1.5 平方米。加工区与加工人员的卫生设施,如更衣室,淋浴间和卫生间等,应该在建筑上为联体结构。水产品,肉类制品和速冻食品的冷库与加工区也应该是联体式结构。
3、供水与排水设施
净化车间内生产用水的供水管应采用不易生锈的管材,供水方向应逆加工进程方向,即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。
净化车间内的供水管路应尽量统一走向,冷水管要避免从操作台上方通过,以免冷凝水凝集滴落到产品上。为了防止水管外不洁的水被虹吸和倒流入管路内,须在水管适当的位置安装真空消除器。净化车间的排水沟应该用表面光滑,不渗水的材料铺砌,施工时不得出现凹凸不平和裂缝,并形成3%的倾斜度,以保证车间排水的通畅,排水的方向也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方向排放。
4、净化车间地面,墙面,顶面及门窗
车间的地面要用防滑,坚固,不渗水,易清洁,耐腐蚀的材料铺制,净化车间地面表面要平坦,不积水。车间整个地面的水平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该比厂区的地面水平略高,地面有的斜坡度。
车间的墙面应该铺有2 米以上的墙裙,墙面用耐腐蚀,易清洗消毒,坚固,不渗水的材料铺制及用浅色,无毒,防水,防霉,不易脱 落,可清洗的材料覆涂。
净化车间的顶面用的材料要便于清洁,有水蒸气产生的作业区域,顶面所用的材料还要不易凝结水球,在建造时要形成适当的弧度,以防冷凝水滴落到产品上。 车间门窗有防虫,防尘及防鼠设施,所用材料应耐腐蚀易清洗。
5、通风与采光
化车间应该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,如果是采用自然通风,通风的面积与净化车间地面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:16。若采用机械通风,则换气量 应不小于3次/小时,采用机械通风,净化车间的气流方向应该是从清洁区向非清洁区流动。靠自采光的净化车间,净化车间的窗户面积与净化车间面积之比应不小于1: 4。
6、控温设施
加工易腐易变质产品的车间应具备空调工程设施,肉类和水产品加工净化车间的温度在夏季应不超过15℃~18℃,肉制品的腌制间温度应不超 过4℃。
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器具的结构在设计上应便于日常清洗,消毒和 检查,维护。槽罐设备在设计和制造时,要能保证使内容物排空。 净化车间内加工设备的安装,一方面要符合整个生产工艺布局的要求,另一方面则要便于生产过程的卫生管理,同时还要便于对设备进行日 常维护和清洁。
在安放较大型设备的时候,要在无尘设备与墙壁,设备与 顶面之间保留有一定的距离和空间,以便设备维护人员和清洁人员的出入。
7、人员卫生设施
(1)更衣室净化车间
要设有与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宜的更衣室,更衣室要与车间相连,必要时,要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作业的加工人员分别设置更衣间,并将其出入各自工作区的通道分开。个人衣物,鞋要与工作服,靴分开放置。
(2)淋浴间
肉类食品(包括肉类罐头)的加工净化车间要设有与净化车间相连的淋浴间,淋浴间的大小要与净化车间内的加工人员数量相适应,淋浴喷头可以 按照每10 人1 个的比例进行配置。
淋浴间内要通风良好,地面和墙裙应采用浅色,易清洁,耐腐蚀,不渗水的材料建造,地板要防滑,墙裙以上部分和顶面要涂刷防霉涂料,地面要排水通畅,通风良好,有冷热水供应。
(3)洗手消毒设施
车间入口处要设置有与净化车间内人员数量相适应的洗手消毒设施,洗手龙头所需配置的数量,配置比例应该为每10 人1 个,200 人以上每增加20人增设1个。洗手龙头必须为非手动开关,洗手处须有皂液器,并有热水供应,出水为温水。 盛放手消毒液的容器,在数量上也要与使用人数相适应,并合理放置,以方便使用。
咨询热线
138-2695-0616